汽车座舱高温VOC测试
| 更新时间 2025-02-02 08:00:00 价格 请来电询价 联系电话 0755-27909791 联系手机 13380331276 联系人 蔡工 立即询价 |
针对国标未管控的夏季高温状态座舱环境VOC测试,本文对三种高温VOC测试方法ISO 12219-1:2012、JAMA《降低汽车内VOC的自主举措》、德国大众PV3938进行简要介绍,并通过实际测试了分析了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。
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,打造健康环保的汽车座舱环境已成为汽车企业的共同追求。汽车座舱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车内零部件如座椅、仪表板、车门内饰板、地毯、顶盖内饰板等内饰材料中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),如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苯乙烯、甲醛等。
针对座舱环境VOC管控,国内外均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来约束汽车企业优化材料选型、提升绿色制造水平,比较有代表性的有ISO 12219系列标准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(JAMA)《降低汽车内VOC的自主举措》、韩国《新规制作汽车的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标准》、德国VDA系列标准以及我国的GB/T 27630-2011《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》等。
整车座舱环境VOC测试均是模拟客户使用场景,在一定的温度、湿度或模拟太阳光辐射的条件下,测量内饰材料中的有机溶剂、助剂、添加剂等物质挥发引起车内空气中蓄积的VOC含量。
整车座舱环境VOC高温测试方法
一、ISO12219-1:2012
该标准规定了三种不同模式下座舱VOC含量的测试,包括环境模式(Ambient mode)、停车模式(Parking mode)及驾驶模式(Driving mode)。
具体测试过程为:将受检车辆置于整车试验舱中,车门打开状态于(23±2)℃,(50±10)%RH环境下预平衡1h,接着将车门密闭进行至少8h的环境模式调节,随后进入停车模式,该阶段采用模拟光照系统调节距离车顶10cm高度的光照能量为(400±50)W/m2,光照4h后进入驾驶模式,驾驶模式开启空调(内循环,23℃风量*大)并立即采集车内空气,各模式车内空气采样点的位置参照图1所示。
二、JAMA《降低汽车内VOC的自主举措》
该标准的测试过程为:车门窗开启通风30min后,密闭车门窗采用光照系统对受检车辆进行加热,采样点处(位置与ISO 12219-1:2012一致)的温度达到40℃后保持4.5h后进行高温状态下VOC样品采集,采样结束后开启空调系统(内循环,23℃风量*大),同时采集乘车状态下座舱环境VOC。
JAMA标准与ISO停车模式&驾驶模式模拟的实际客户应用场景一致,均是模拟测试夏季高温状态车辆曝晒后人刚进入车内接触的VOC状态及空调开启后车内VOC状态。
三、德国大众PV3938
该方法是德国大众汽车开发的针对整车VOC的测试方法,主要测试过程为采用四台红外加热装置对车身进行加热,红外加热装置位于车身四周50cm处,照射面与前后挡风玻璃/车窗平行,控制采样点(前排座椅头枕中心距离顶盖内饰板20cm处)的温度为(65±5)℃(要求加热3h内达到该温度),红外加热4h后采集车内VOC。
以上三类标准车内VOC气体样品的采集及分析均是参照环境空气VOC苯系物(ISO16000-6)及醛酮类羰基化合物(ISO16000-3)测试方法执行。
联系方式
- 电 话:0755-27909791
- 业务经理:蔡工
- 手 机:13380331276
- 传 真:0755-27909791
- 微 信:gang767